抗紫外国家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紫外线照射强度高的国家,较早提出和制定了防紫外线产品的标准和要求。规定了用“紫外线防护系数”或“UPF值”来评定产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如澳大利亚对防紫外线产品进行分类,15-24表示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15-39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40-50和50+表示有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
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里对防紫外线纺织品有更加严格的考核标准。标准规定:只有当纺织品按该标准规定条件测定,样品的UPF值>40,且UVA透射比的算术平均值T(UVA)AV<5%时,才能被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什么是UPF 和 UVA?
UPF(ultravioletprotectionfactor)值, 又叫紫外线防护系数,是表示织物防护紫外线的能力。它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UVA透射比,指透射率。是在315~400 nm波长范围内,透射辐通量与入射辐通量之比,用T(UVA)AV表示。T(UVA)AV值和织物的紧密度、孔隙率有关联。
综上,UPF平均值越高,UVA透射比越小,表明织物防紫外线效果越好。
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对防紫外线产品的标识有要求:
——标准的编号,即GB/18830-2009
——当40时,标为UPF40+。当UPF>50时,标为UPF50+;
——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潮湿的情况下,该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有可能减少。
对于耐久性防紫外产品要求其洗前洗后都要达到国标的要求。
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案例:
实际检测抗紫外产品,洗前洗后数值降低或升高的原因:
1
抗紫外洗前优于洗后的情况,是因为某些抗紫外面料经过防紫外线后整理或涂层的产品在穿着或洗涤后,对产品有所损耗,或助剂脱落,造成产品洗后抗紫外测试数值下降。
2
抗紫外洗后优于洗前的情况,是由于面料缩率造成的,水洗后收缩,变得更紧实,因此,洗涤后产品的防紫外线测试数值升高。